JN江南泰國的椰子水if讓前首富鐘睒睒賺了一筆快錢,而在if上市前,鐘睒睒與山西女首富楊霞實控的公司、如今膠原蛋白賽道的“新貴”錦波生物剛剛達成一筆重要的交易。
鐘睒睒將通過旗下實控人的公司養生堂與杭州久視,以定向增發和股權轉讓的方式,合計向錦波生物投資34.03億元,交易完成后,鐘睒睒將間接持有錦波生物10.58%的股權,而錦波生物第一大股東楊霞的持股比例則降至50.73%。
作為“北交所第一股”的錦波生物,依靠膠原蛋白在醫美抗衰中的亮眼表現,市值不斷創下新高,從2023年剛上市時的85億到達如今的449億。
交易公告發布后,錦波生物連續三天收漲,可見二級市場的期待值已經被拉滿了。而從普通消費者的視角觀察,或許我們已經可以期待農夫山泉出一款添加“膠原蛋白”的飲用水了。
守著膠原蛋白這個金礦,錦波生物還是只能靠醫美賺錢。
當隔壁的華熙生物都做了一款“可以喝的玻尿酸”時,對膠原蛋白在更多領域的應用轉化成為目前錦波生物急需攻克的難題。
在與養生堂的戰略合作協議中,錦波生物表示公司急需通過戰略合作建設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體系,并通過更大范圍的推廣、銷售和渠道管理體系,實現“醫療產品消費化”的長期愿景。
而在整個協議中,錦波生物并未提到兩者在“醫療美容領域”的合作。換言之,34億元真金白銀的投資可以擴充產能,加快渠道建設和推廣進度,但展望兩方合作的戰略意義,錦波生物更希望借助養生堂的平臺和渠道,找到除了醫美之外的業績增量。
對于如今的錦波生物來說,最大的“現金牛”還是以膠原蛋白為核心原材料的醫療器械業務。2024年,在錦波生物14.47億元的總營收中,以“薇旖(yi)美”等系列醫美注射針劑產品為代表的單一材料醫療器械的營收達到11.28億元。
這也代表錦波生物目前在嚴肅醫療領域的器械產品收入以及功能性護膚品和膠原蛋白原料業務方面的營收較為薄弱。即便護膚品和原料業務在2024年均有80%以上的增長,但所占營收的比例依然較小。
依靠醫美針劑產品,錦波生物的營收已經實現了連續四年增漲,但相比2023年將近100%的增長,2024年的營收增速降到了85%。營收增速放緩,第二增長曲線卻仍待發掘。

截圖來源于Wind
雖然目前錦波生物是唯一一家在膠原蛋白賽道掌握了三張械三證的公司,但隨著巨子生物、華熙生物、創建醫療等企業的新產品進入注冊申報階段,其膠原蛋白在醫美領域的蛋糕會被迅速稀釋。
留給錦波生物“未雨綢繆”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剛剛過去的6.18,李佳琦的直播間里有一個名叫“同頻”的護膚品牌賣爆了。天貓美妝在5月13日的晚上8點-12點統計的預售4小時排行榜中,這個名不見經傳的護膚品牌竟然排在了嬌蘭和資生堂的前面。
“同頻”的迅速起量掀開了錦波生物功能性護膚品業務“焦慮”的一面。該品牌的研發背書由錦波生物擔任,公司也在投資者問答平臺上承認確實負責生產該品牌的次拋和面膜。
錦波生物的功能型護膚品業務2024年只賣了1.4億元,其自有品牌“重源”和“portyouth”的銷量一直不盡人意,為了能把握住目前膠原蛋白在護膚領域正值風口的機會,錦波生物也不介意當一回“外包方”,與擅長營銷的品牌進行合作。
站在錦波生物的角度看,養生堂和農夫山泉不論是從渠道還是生產以及最后的品牌推廣,對錦波生物的醫美業務的助力較小,但對于膠原蛋白在護膚品、食品、普通藥品的應用轉化,卻有相當大的輔助作用。
鐘睒睒的養生堂旗下有兩家著名企業:農夫山泉和萬泰生物。前者擁有大規模生產方面的經驗,后者則可以與錦波生物在醫療領域產生協同,并且萬泰生物的國際化經驗也可為錦波生物的原料出口提供支持。
而就養生堂本身來看,作為一個集化妝品、保健品、功能性飲料為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集團,膠原蛋白作為熱門抗衰核心原料,能衍生的產品就太多了,借助養生堂在消費領域的研發經驗,錦波生物的第二增長曲線已經隱隱發光。
入局化妝品,是鐘睒睒生涯中一次成功的跨界投資。
2017年,養生堂開發出一系列以“樺樹汁”為核心原料的護膚品和面膜產品,當時所謂“農夫山泉賣面膜”的噱頭一度讓這個品牌備受關注,鐘睒睒親自擔綱產品經理并站臺新品發布會。
不過當時鐘睒睒就有一個“借力”的戰略思考,其認為養生堂的化妝品剛剛起步,必須借助海外的專業團隊,所以養生堂的第一批化妝品都是原料進口、海外代工,如此姿態也讓該其成為當時國產品牌中的“高端”代表。
但時間到了今天,養生堂作為一個化妝品品牌,并沒有像東方樹葉、尖叫這類飲料品牌擁有同樣的知名度,但橫向對比,養生堂的護膚產品在市場上仍有不少的受眾。
鐘睒睒對化妝品的熱情“消退”后退居二線,請來一位北大醫學系畢業,在醫藥領域資歷頗深,還經營過幾十家高端美容院的CEO吳依凡。
2024年,吳依凡在接受一次媒體專訪時提到,養生堂化妝品已經實現了每年兩位數的增長,“如果不是因為嚴格控價,業績可能再增長10倍。”
源Sight發現,養生堂的護膚品賣得并不便宜,相對于品牌的低調表現,其高端產品的價格確實有點出人意料。淘寶官方旗艦店中,一款黑鉆精粹霜的售價高達1580元;一套冬孕精華的套組價格也高達900元。
吳依凡在上述專訪中表示,養生堂一半的銷量源自600元以上的客單價,冬孕精華上市一年的GMV超2億元。此外,養生堂的產品包含面霜、精華、防曬等,甚至開設了男士護膚線,產品體系相對完整。
錦波生物在C端護膚品上的困境是雖然有膠原蛋白這個核心成分作技術鋪墊,但并沒有成體系的關于護膚產品的研發思路,無法吸引更廣闊的消費者。而養生堂的化妝品牌雖然有產品開發經驗,但在如今競爭激烈的護膚賽道,沒有一個核心、有力的成分背書,后續隨著高端產品的價位拉高,也會進入瓶頸期。
如果兩者在護膚品業務上真正實現協同合作,錦波生物的護膚品或許能迎來新的轉機。
除了化妝品,養生堂的另一大業務便是保健品,推出了一些列維生素、蛋白粉、固體飲料等產品,但同質化較高,并沒有開發出一個明星單品。
與此同時,錦波生物希望擴大產品矩陣的應用領域,明確提到和養生堂的合作會在食品飲料添加、化妝品添加中展開。因此兩方在快消飲食以及大健康領域同樣一拍即合。
但膠原蛋白的矩陣開發領域真的如錦波生物希望的那么廣闊馬?
曾經玻尿酸在水、飲料、食品中的添加噱頭讓市場發出“萬物皆可玻尿酸”的暴論,而輪到膠原蛋白發力時,消費者們顯然已經不好“騙”了。
近期,可復美的膠原蛋白添加量不足的新聞讓巨子生物蒙上了一層陰影,雖然最終以巨子生物將更新檢測標準、適配行業發展為一個短暫的“大團圓”結局,但也為膠原蛋白在在護膚品乃至食品飲料領域實現更大的產品布局增添了不少難度。
錦波生物能否依靠與首富的合作布局實現業績的又一次沖高,仍有待市場的檢驗。